張學友之所以是“歌神”,只是時勢造英雄?網友:造化弄人
網易新聞 2020-05-15 12:54 四葉草的小星星
在華語樂壇公認的“歌神”,其實有三人。第一代歌神是粵語流行歌曲的奠基人許冠傑,他引導了整個華語樂壇的走向,是當之無愧的歌神,就連二代歌神張學友都說過許冠傑還在,自己都不會是歌神這樣的話。而三代歌神是陳奕迅,他在張學友宣佈不領取任何獎項後曾經脫穎而出,受到大家的喜愛。
這三位各屬不同的時代,唯獨張學友時代,有實力的歌手是最多的,那麼為什麼張學友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,直至今日,還有逃犯冒著被抓的風險,只為了去看他演唱會,他的魅力為什麼這麼大呢?
其實張學友的成名是從1993年的《吻別》開始,《吻別》在當年大賣400萬張,成為張學友的事業巔峰,從此封神,再也沒人能超越他。《吻別》這首歌靈感來源於日本音樂家家阪本龍一的配樂,他曾經給《末代皇帝》負責配樂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原始音樂獎項,《吻別》的譜曲作者殷文琦十分洋奴阪本龍一,並以《末代皇帝》為靈感開始創作,集合了大量中國古代音樂元素,完成了《吻別》。
本身《吻別》這首歌就十分經典,再加上1993年的香港樂壇人才凋零,許冠傑已經退休了。陳百強和黃家駒在這一年遺憾去世,而張國榮宣佈全面退出,譚詠麟也淡出樂壇,沒有了這些歌壇巨星,張學友就顯得特別耀眼,憑藉《吻別》奠定了自己的歌壇地位。再加上這首歌是國語版,在內地和中國台灣也很受歡迎。還有“四大天王”這個概念的成功,也讓其他歌手的才華被遮蓋,整個九十年代就是四大天王壟斷的天下。
有人說只是時勢造英雄,在當年的情況下,需要一位實力巨星出現振興樂壇,但是沒想到張學友太火了,其他的歌手避其風頭,都紛紛另謀出路,雖然歌壇達到了巔峰時期,但是也限制了百花齊放的火爆場面,最後在張學友等人宣佈退出頒獎禮之後,香港樂壇就日漸凋零了。
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張學友的實力,“歌神”的名號實至名歸,畢竟除了《吻別》之外,他還有很多經典的歌曲,而如今的他只專注音樂,從不出來做評委攢人氣,專心唱歌,這樣純粹的音樂人,實屬難得。
|